多個訊息來源不約而同明指30月齡限制只是「過渡」
針對台灣簽下進口美國牛肉不平等協議所掀起的民怨,管碧玲根據來自美聯社、內布拉斯加州獨立報等訊息來源,質疑衛生署在檯面下疑已承諾美國,將在協議生效的180天後,全面開放進口美國牛肉相關產品,目前的協議只是半年的過渡期。而馬政府對國人隱瞞協商進度的同時,美國三大肉商早已完全掌握協議關鍵條文,台灣民眾是最後才知道結果,管碧玲嚴厲批評馬政府對不起國人。
管碧玲指出,堪薩斯州長帕金森在10/20訪台並與馬英九會晤,美聯社在10/28發出新聞,引述帕金森說:『他已獲保證台灣將很快放鬆對美國牛肉產品進口的限制』、『馬英九...他將朝向解禁政策...不只是在堪薩斯,全美禽畜業將會得到驚人的利益』,管碧玲批判馬英九竟然在協議簽定之前,就對美國人做出保證,非常可恥。
管碧玲指出,她在10/28質詢國安會的程序發言時,就提出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獨立報於10/23所發新聞「內布拉斯加牛肉產業因台灣卸除美牛肉限制而受益」,該報引述參議員Ben Nelson的說法:『台灣決定取消30個月齡帶骨牛肉,是我們迎接下一步解除30個月齡限制協商的來臨』;該報並引農業部官員訊息表明,『180天之後,政府將檢視30個月齡的限制,並考慮全面的美國牛肉交易』。此一訊息印證台美牛肉協議第20條,台灣與美國的確將在協議生效後的180天內,對協議之「執行」再度協商(美韓牛肉協議文,則僅針對貨品標示之檢討)。
管碧玲表示,就在台美協議於華盛頓簽定的同時(美東時間10/22),美國三大肉商同步聯名致函美國農業部,信中聲明為了確保全面的市場開放,美國牛肉出口商接受30月齡以下的限制只是暫時的、為了確保「貿易拓展的平順過渡」,美國肉商接受開放初期30月齡限制下的「過渡性檢測」;甚至不忘強調,『我們了解協議生效後的180天台美將再協商』。管碧玲表示,這就是台美牛肉協議第20條的玄機,屆時台灣將面臨更大的壓力,被迫同意全面開放牛肉,她高度懷疑這是衛生署對美國不公開的承諾。
管碧玲指出,令人痛心的是,美國肉商的這封聯名信是在10/22發出,極有可能早已掌握協商進度和關鍵條文,在簽定前後就擬妥信函發給美國政府,而台灣人卻是到了10/23下午(換算美東時間是10/23凌晨),才看得到衛生署公告的協議。管碧玲痛批,「台灣人被出賣了,不只最後才知道,而且還是用英文寫的賣身契,藏在衛生署網站的小角落」!管碧玲呼籲,衛生署必須嚴肅說明,180天之後是否更進一步開放30月齡以上的牛肉進口? 衛生署若不敢說清楚,就等於是承認私下已與美方有密約,他將持續要求楊志良下台負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