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連戰與王毅密商台灣參與WHA 證實是國共聯手賣台的延續

管碧玲:絕不接受宗主國模式 外交部立刻公布目前協商架構

針對中央社報導中國「南方都市報」今(4/14)證實,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王毅,於12日在上海會見正在大陸參訪的連戰時,雙方對於台灣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事宜「獲得具體結論」,管碧玲強烈批判這證實了她日前質疑國共平台聯手賣台的一路發展,而此一WHA之「宗主國模式」一旦建立,對台灣是永久、不可逆轉的重大傷害,管碧玲強烈要求外交部立刻公布目前協商結論。

管碧玲表示,台灣參與WHA為何是由王毅向連戰告知? 原因很簡單,管碧玲說,這不是甚麼『05年連胡五項共識觸及台灣參與國際空間,「有新的進展,當然希望先讓連戰知道」』,而是目前幾乎可以確定的「宗主國模式」,其源頭就是連戰與胡錦濤共構的國共平台之「連胡公報」,以及15天後依據連胡公報,世衛與中國密簽的MOU! 因此今年WHA的宗主國模式底定,當然要由連戰收割。

管碧玲表示,2005年4月29日國共簽署連胡公報,當天連戰向胡錦濤提及台灣加入世衛,胡錦濤表示會積極擬辦,隨後5月14日世衛就與中國密簽MOU(諒解備忘錄)。連胡公報簽署滿月(5月29日),當時的國民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即對外披露「他透過中國涉台系統拿到備忘錄內容」,首度讓外界得知此一MOU的簽訂,但多年來MOU的詳細內容秘而不宣。

管碧玲指出,這份諒解備忘錄,完全就是中國在世衛盯緊台灣行為的程序,根據她的掌握,其「盯緊工作」有五大要點:
一、台灣以TAIWAN,CHINA名義參加世衛。
二、不允許有任何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行動或作為。
三、台灣參加世衛任何活動的程序要經過中國,先由世衛秘書處審核申請。若核可,就送中國常駐代表團,再傳回中國衛生部核可,然後中國在二週內通知世衛秘書處,再發邀請函給台灣,另外副本給中國常駐代表團。
四、台灣不准有政治活動,否則應立即停止參與資格。
五、有台灣專家處,也應有中國專家在場。

管碧玲強調,王毅與連戰會面傳出的WHA「獲得具體結論」,以及這兩天中國開出「台灣必須逐年提出申請」的條件,對照MOU的五大「盯緊工作」要點,這越來越明確的「宗主國模式」,就是一路下來國共平台聯手賣台的「國際實踐」,而最可怕的是,此一「宗主國模式」恐早已定案。

管碧玲指出,衛生署4月8日證實已取得「國際衛生條例(IHR)」的「公衛事件資訊平台」密碼,並表示已薦舉專家加入IHR專家群,完成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IHR的程序。管碧玲表示,在國際衛生條約中,各國歸口單位(聯繫點)是叫「FOCAL POINT」,但今年一月,衛生署疾病防疫局接受世衛「CONTACT POINT IN TAIPEI」之名,做為世衛在台灣的歸口單位,但IHR中根本沒有「CONTACT POINT」這種名稱! 管碧玲認為這根本就是MOU架構下,為台灣特別創造的,台灣毫不思索地接受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菁隨後在2月11日便說,國際衛生條約(IHR)「適用中國全境」。衛生署接受這種名言不順的窗口名稱,依照「國際實踐」的政治慣例,台灣已經接受了MOU的一中架構,亦即承認中國是台灣的宗主國。

管碧玲表示,今年台灣在MOU架構下參加世衛大會,可說是台灣從1980年代以來,參加國際組織最屈辱的一次;而一旦接受「國共平台/MOU一中架構/宗主國模式」的一系列所謂「國際實踐」,將對台灣的國際地位、主權象徵,造成永久而不可逆轉的嚴重傷害,三十年來台灣努力在國際社會的主權建構,都將化為烏有,並將台灣推入中國藩屬的深淵。管碧玲強烈呼籲外交部,要否認這是密室協商,就請拿出目前協商進度和結論,否則都是越描越黑、不可原諒。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管碧玲要求馬政府召開國際記者會 宣示ECFA不是胡六點下的協議(影音)

尹啟銘承諾台灣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身份與中國平等簽署



立委管碧玲今天(4/13)在經濟委員針對ECFA質詢經濟部長尹啟銘。管碧玲抨擊馬政府對”胡六點”所揭示的要在「一個中國」架構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完全沒有駁斥,如今卻急如星火一定要與中國簽署ECFA,完全是矮化台灣,也讓國際媒體誤認ECFA是兩岸統一的進程;管碧玲更進一步要求要尹啟銘承諾ECFA的簽署一定要在WTO的規範下,台灣以「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的名稱與中國以國與國的身份對等談判,尹啟銘允諾會以「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提送WTO。

管碧玲指出2008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對台工作六點主張(胡六點),明白指出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洽簽兩岸綜合經濟協議,但馬政府自始至終未做任何反駁,卻全力推動與中國簽署ECFA,不但讓人懷疑馬政府有矮化台灣、喪權辱國之嫌;也讓國際社會認為台灣簽署ECFA,是兩岸統一的開始。管碧玲指出2月11日的華盛頓郵報即報導”兩岸簽ECFA將是邁向統一重要一步”;3月10日華爾街日報也報導”…大陸政府希望更緊密的經濟聯繫能夠帶來最終的政治統一…”,管碧玲要求馬政府應在簽署ECFA之前召開國際記者會,公開宣誓ECFA不是胡六點宣示下的經濟協議,以澄清國際視聽。

管碧玲同時質疑尹啟銘ECFA是否是在WTO的規範下進行談判,尹啟銘僅僅表示ECFA將在WTO的精神下以兩會(海基會、海協會)模式進行談判;管碧玲抨擊如果依照WTO的架構,台灣的入會名稱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是以國家身份被對待,台灣與中國是互不隸屬、平等參與的地位,如果以兩會模式,則變成特殊地位,台灣完全是被矮化。她要求尹啟銘未來在與ECFA談判應該堅守獨立、平等原則,在WTO規範下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會員身份與中國洽談,尹啟銘允諾將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提送WTO。

管碧玲表示對經濟部將以兩會模式簽訂ECFA表示沒有信心,她表示依照上次的江陳會四項協議的經驗,馬政府的談判能力完全是不行的,四項協議的結果是台灣的權宜輪不能停靠中國港口 、台灣航空公司沒有延遠權、陸客一天沒有三千人,台灣一年卻有470萬人到中國,談判的結果是台灣的利益節節敗退。管碧玲同時提出一份2005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做的數據指出,如果簽署ECFA後台灣可能有近428萬的農工生計受到衝擊,對此,尹啟銘表示目前還委請智庫在研究中,管碧玲對經濟部口口聲聲ECFA非簽不可,但對於台灣失業人口的衝擊卻還沒有掌握,完全不關心台灣的失業問題。

因應核四廠的運轉 管碧玲要求核一核二廠應提前除疫

揭發台電持續興建乾式貯存糟,抨擊馬政府根本無意發展再生能源

對於德商「英華威」風電廠徹資,重創台灣綠能產業發展,立委管碧玲抨擊馬政府再生能源政策付之闕如,她以台電核一、核二持續興建乾式貯儲糟,可能延遲除役時間為例,質疑馬英九根本就沒有綠色能源政策,她憂心台灣的能源發展未來可能是核能發電「一枝獨秀」。

管碧玲指出她早在3月26日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即針對核能安全問題向原能委員會主委提出質詢。她指出台電現正大興土木,興建乾式貯存設施,有意延長核一、核二廠的運轉時限,她抨擊原能會身為監督機關,不思考台灣整體能源政策發展方向,嚴加把關,反而為台電背書,實在有虧原能會專業職能。

管碧玲指出目前我國核能發電占總發電比重為11.2%,核能發電的比重是全世界的第18名,而政府為減低核能發電比率,在去年的全國能源會議中,即揭櫫2050年台灣的核能發電將佔全國能源的6%。但是馬政府一方面大開降低核電比率的支票同時,一方面卻為台電大開後門,同意其興建乾式儲貯存設施,有意延長核一、核二廠的運轉年限。

管碧玲指出若再加入即將運轉的核四廠,台灣核能發電占總發電裝置比重將跳增為19%,可以預見的是,台灣將會越來越依賴核能發電,而惰於其他綠能研究發展與扶植,進而壓縮潔淨能源產業的成長空間。管碧玲指出由此來看2008年全國能源會議2050年台灣核能發電佔全國能源6%的政策宣示根本是具文;管碧玲指出再對照經濟部漠視風力發電產業,以及拖延「能源再生發展條例」的態度來看,實在令人懷疑馬政府根本沒有綠色能源政策。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挑戰2012倫敦奧運預算應專款專用(影音)

管碧玲:盡速釐清菁英人才與基礎人才培育預算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4/9)處理98年度體委會倫敦奧運整備計畫預算解凍案,立委管碧玲針對體委會「運動人才中長程培育計畫」預算問題向戴遐齡主委提出質詢。管碧玲認為倫敦奧運整備計畫是專款專用的菁英培育性質,今將其打散編入基礎培育的中長程培育計畫,卻未加以保持專款專用,未來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將難掌握成果,體委會應把握經建會尚未審核通過前盡速檢討改進。

管碧玲表示,體委會去年送審98年度預算時編列有「2012倫敦奧運整備計畫」,自98~101年分別編列1億、3億、3億、3億元,共4年10億元的連續預算,係專為2012年倫敦奧運培育菁英選手的專款預算,今天向立法院報告又提出「運動人才中長程培育計畫」,自98~101年分別編列1.17億、9.11億、9.88億、10.84億,4年31.01億元預算,其中包含菁英性及基礎性質的人才培育計畫,將原倫敦奧運整備計畫打散編入其中,專款性質盡失,挑戰奧運的目標亦全然模糊掉。管碧玲認為過去挑戰2008黃金計畫,94~97年編列8.7億元預算,拿到4面獎牌,如今中長程培育計畫4年31.01億元,獎牌要拿幾面?體委會在報告中指出,2012年打算拿到4面獎牌,預算變成3.56倍,獎牌目標一樣,企圖心薄弱,怎樣挑戰2012年奧運?

管碧玲認為,「運動人才中長程培育計畫」中原屬於倫敦奧運整備計畫的預算究竟還有多少,應在計畫中詳細分離出來,讓未來挑戰倫敦奧運有明確的目標去努力,否則預算下來各單位食指浩繁,經費像散彈打鳥一樣耗盡,倫敦奧運的預算將遭排擠。管碧玲表示,2012年很快就會到來,體委會應在經建會核定前盡速檢討改進,以確保倫敦奧運有專款可用。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陸委會副主委公然為中國統治意識型態充當傳聲筒

趙建民國父紀念館大談「胡錦濤的和諧社會觀」 綠委呼籲大家都去恭聽

立法委員管碧玲今(4/1)指出,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下週三(4/8 PM2:30)將於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舉辦講座,講題竟然是「談胡錦濤和諧社會觀」,可說是公然自願充當中國統治工具的意識型態傳聲筒。管碧玲、邱議瑩、塗醒哲等立委同聲呼籲,對於這樣「拍馬屁拍過台灣海峽」的陸委會副主委,大家應該踴躍參加這場座談,好好瞭解我國對中國事務最高政策統合機構的副主委,是如何評論胡錦濤之「鎮壓圖博、屠殺法輪功、及以千餘枚導彈瞄準台灣」的「和諧社會觀」。

管碧玲表示,根據國父紀念館方公開印製發送的「98年1至6月講座系列」宣傳單,趙建民這場名為「談胡錦濤和諧社會觀」的演講赫然在列,講座時間訂於4月8日下午2:30,是「菜根心系列講座」之一;而趙建民毫不避諱暢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治國哲學,卻又蓄意不以陸委會官銜列名、改用「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名義,欲蓋彌彰的心態實在也令人會心一笑。

管碧玲指出,所謂胡錦濤的「和諧社會觀」,根本就是中國共產黨當前最重要的統治意識型態工具。管碧玲表示,2006年中國共產黨第16屆六中全會提出了「九大目標勾畫和諧社會走向」,並聲言此乃「到2020年建構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的九大目標和主要任務」,且「事關國計民生,可謂給中國溝畫出一幅清晰的和諧社會走向圖」;身為陸委會副主委的趙建民不可能不知道「胡錦濤的和諧社會觀」本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統治意識型態的工具術語,趙建民卻甘願充當胡錦濤的傳聲筒,不只價值與角色錯亂,更是「馬屁拍過台灣海峽」!

邱議瑩表示,她真不敢相信一個台灣官員,竟然為一個隨時要併吞自己國家的政權在「闡揚統治理念」,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國家!而她更不敢想像,趙建民要如何解釋胡錦濤對圖博的血腥鎮壓、對法輪功的趕盡殺絕、對台灣一千四百餘枚導彈威脅?這些是怎樣的「和諧社會觀」?塗醒哲則表示,他比較樂觀看待趙建民的這場演講,因為趙建民長期精研兩岸關係與國家發展,這場演講一定是會好好地諷刺胡錦濤。雖然看法稍有分歧,但塗醒哲與邱議瑩、管碧玲都一致鼓勵大家踴躍參加下週的這場公開講座,好好分享趙副主委的「官方解析與專業評論」,若趙建民勇敢批評胡錦濤對圖博、法輪功以及對台灣的野蠻粗暴行徑,就應當用力給他掌聲。綠委們強調,希望趙副主委千萬別一聽到大家想去洗耳恭聽,就取消了這場精彩可期的講座。

世衛備忘錄矮化台灣主權 是為落實連胡公報(影音)

管碧玲:國共聯手出賣了台灣



立委管碧玲今(4/1)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對衛生署與外交部質詢時指出,中國與世衛秘書處在2005年秘密簽署的諒解備忘錄(MOU),讓台灣在一中的架構下參加世衛,根本就落實連胡公報,是國共聯手賣台的鐵證!管碧玲指出2005年4月29日國共簽署連胡公報,當天連戰就向胡錦濤提及台灣加入世衛,胡錦濤馬上表示會積極擬辦,而當年的5月14日世衛與中國密簽MOU後,當時的中國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還盛讚這是胡錦濤落實對連戰的承諾。

管碧玲指出這份諒解備忘錄根本就是中國在世衛盯緊台灣行為的程序,其盯緊工作有五大要點:
一、台灣以TAIWAN,CHINA名義參加世衛
二、不允許有任何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行動或作為
三、台灣參加世衛任何活動的程序要經過中國,先由世衛秘書處審核申請,若核 可,就送中國常駐代表團,再傳回中國衛生部核可,然後中國在二週內通知世衛秘書處,再發邀請函給台灣,另外副本給中國常駐代表團。
四、台灣不准有政治活動,否則應立即停止參與資格
五、有台灣專家處,也應有中國專家在場。

管碧玲指出這份原本不被民進黨政府承認的諒解備忘錄,在國民黨上台後,逐漸被落實,今年一月,台灣衛生署疾病防疫局接受世衛CONTACT POINT IN TAIPEI名稱做為世衛在台灣的歸口單位(聯繫點),但是在國際衛生條約(IHR)中各國歸口單位是叫FOCAL POINT,根本沒有CONTACT POINT這種名稱,管碧玲指出這根本就是MOU架構下為台灣特別創造的,也無怪乎隨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菁在2月11日就說國際衛生條約(IHR)適用中國全境,管碧玲憂心的指出衛生署接受這種名言不順的窗口名稱,依照國際政治的慣例,台灣已經是接受了MOU的一中架構。

管碧玲提出一份台灣學者刊登在2002世衛登革熱學報第26號的論文指出,當時台灣學者還可以用台灣,中華民國(TAIWAN, REPUBLIC OF CHINA)的國家全銜在世衛刊出論文,當時台灣還走的出去;但在2005年MOU簽署後,台灣就不斷被矮化,導致現在世衛的網站上台灣的八個港口都被列為中國港口、世衛會員國台灣被劃為中國領土,而台灣參加IHR只能以獨創的CONTACT POINT參加,可見MOU這個一中架構緊箍咒大大限制住台灣的國際空間。

管碧玲表示此次台灣在MOU架構下參加世衛大會,可說是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最屈辱的一次,管碧玲指出在1980年二月奧林匹亞在美國鏡湖修改憲章,從此開啟台灣此後三十年的國際空間,接下來台灣陸續加入奧會、WTO、APEC、與ADB(亞洲開發銀行),雖然參加名稱各有不同(奧會與APEC是中華台北、WTO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台北、ADB是TAIPEI,CHINA)但全都是正式會員資格,而雖然在ADB以TAIPEI,CHINA稱台灣,而台灣也年年抗議,但是會員性質是為會員國,台灣是以國家被對待,而且在這四大組織中台灣與中國是互不隸屬、平等參與的地位。但是反觀台灣參加WHO卻是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而且資格是一年一審,台灣在世衛任何作為與資訊取得都要經過中國同意,儼然中國是台灣宗主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管碧玲指出,台灣以奧運模式參加國際組織,雖然多少有受到打壓、不對等的對待,但都是昂首闊步以平等的國家地位參加,但是政府此次參加世衛大會面對MOU把台灣當成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去參加世衛,卻沒有抗議、沒有任何做為,而且這過程全都是黑箱作業,沒有人知道。管碧玲重申,當今年一月台灣接受世衛CONTACT POINT IN TAIPEI時就是承認MOU,依照國際政治的慣例,台灣已經就是接受了MOU的一中架構。

管碧玲:大魄力改革人力結構 始能提升中研院學術競爭力(影音)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4/1)邀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進行業務報告,立委管碧玲針對中研院的學術競爭力提升問題提出質詢。管碧玲表示,去年10月中研院作出一份「學術競爭力分析」,顯示不論其論文數、論文被引用次數、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引用次數排名前1%的論文數表現都極不理想;管碧玲表示,台灣全國投入研發的經費連年以8%的速度成長,中研院預算也連年以5%的速度成長,經費的成長卻不能帶動學術競爭力的成長,是中研院人力配置出了問題,其6,032人支援研究人力中,逾半為研究能力較低的約聘研究助理,管碧玲認為中研院應進行研究人力配置的改革,擴大高研究能力者的規模,才能提高學術競爭力。

管碧玲表示,中研院去年10月提出一份「學術競爭力分析」報告,其中顯示中研院在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首爾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柏克萊大學、布朗大學等23個研究機構中近11年的論文整體表現:「論文數」10,855篇,敬陪末座;「論文被引用次數」99,305次,僅勝過中國復旦大學與中國清華大學;「平均每篇文章被引用次數」9.15次,排名第13;「引用次數排名前1%的論文數」117篇,僅勝過中國復旦大學。此些量化指標顯示中研院論文無論是質或量都表現得極不理想,影響國際學術競爭力評比。

管碧玲表示,行政及立法部門一向都對中研院預算相當尊重,近5年來預算連年都以近5%的速度成長,而全國投入研發經費占GDP比例雖比日韓少,但自1998至2006年台灣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自1.91%成長到2.58%,成長率35.08%,同時期日本僅13%,韓國38%;而台灣政府部門投入研發經費比台灣占31.4%,僅次於英國31.9%。

管碧玲認為,成長的經費未帶來成長的學術競爭力是因為人力配置有問題,中研院776個研究員,每人可獲得7.77個支援研究人力,較維吉尼亞大學4.7個、柏克萊大學4.6個、新加坡大學1.8個、京都大學0.8個都高出許多,中研院98年1,502員額編列22.6億元預算外,尚編列17.1億元雇用3,057位臨時人員擔任助理,試問,中研院大部分研究主力都倚賴臨時助理人員,其研究成果怎能期待?

管碧玲認為,中研院應將這種金字塔型的研究人力結構徹底改變為橢圓形結構,減省人數多而研究能力低的研究助理數量,以大幅提高高階研究能力人員的規模與薪資,中研院唯有大魄力的改革才能大量延攬優秀人才以提升學術研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