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育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育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撞球神童吳珈慶移籍新加坡 影響世運奪金機會(影音)

管碧玲:運動選手應建立制度性的終身保障



立委管碧玲今(3/5)在教育委員會針對撞球好手「泰山神童」吳珈慶放棄我國國籍為新加坡出賽一事,向體委會主委戴遐齡提出質詢。管碧玲表示,既然提高獎金與年薪比照新加坡都不能留住好的運動選手,體委會應發展完備制度,讓運動選手能享有制度性的終身保障,以為國家留住優秀人才,吳珈慶的出走將影響即將在高雄舉辦世界運動會奪金的機會,管碧玲要求體委會繼續努力留人,並穩住其他運動選手的心情。

管碧玲表示,運動員挖角雖然常見,政府如果不能全力克服,將造成人才外流,只能眼睜睜地看自己辛苦裁培出來的運動選手為別人爭光;運動選手生於斯長於斯,台灣相較於新加坡更為民主、自由與奔放,加上對自己家鄉的感情,相信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離鄉背景放棄自己的國籍與為這個栽培自己的家鄉爭光的機會。既然戴主委表示已提出提高獎金、薪資比照新加坡,以及出國參賽拿績分等優厚條件,卻仍留不住人,表示有更重要的制度性問題要解決,體委會應盡速發展制度性的終身保障,使運動員能安心在國內發展。

管碧玲表示,吳珈慶入籍新加坡,將被迫放棄我國國籍,也連帶影響我國在7月份高雄舉辦世界運動會奪金的機會,為避免擴大影響層面,管碧玲要求體委會要繼續努力留人,並穩住其他運動選手的心情。

管碧玲要求中央專案處理 世運經費補助可望解套(影音)

是台灣「世運」,非高雄「市運」



有關高雄世運預算遭體委會刪除爭議,立委管碧玲今(5)日在教育委員會質詢體委會主委戴遐齡,要求體委會應正視高雄世運會,不能將其視為地方的賽會,中央應全力支援。管碧玲在委員會提案要求體委會應摒除「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地方政府與中央平均分擔經費的規定,而應視世運的舉辦為國家盛事,因此要求以專案的方式補助高雄世運;同樣地,此次在台北舉辦的聽障奧運亦應比照辦理。管碧玲表示希望行政院與體委會能支持此一提案,她會全力促成該案。而她也安排高雄市政府與戴遐齡主委在下週一(3/9)進行溝通協調,盼能有圓滿的結果。

管碧玲表示此次體委會與高雄市府為世運經費補助僵持不下,首先是體委會因堅持預算比例而刪減高雄世運經費,高市府卻苦無平台與體委會溝通協調,因此市府希望透過管媽從中調合,做溝通的平台;不料體委會姿態高,管碧玲指出她數度向戴遐齡表示希望安排時間與高雄市府代表見面都不成,戴主委也僅願意派副主委來,甚至不主動回電,都叫國會聯絡人傳話,但由於這是政策性的議題,市府還是希望能由主委做決策,管碧玲指出甚至主委室在本週三還推說主委整日在桃園考察,不克見面云云,管碧玲表示從來就沒遇過這麼推三阻四、難以見面的部會首長!

管碧玲表示由於體委會的老大心態,一味的認為世運的舉辦是屬於地方政府的事務,所以才會拘泥於「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中央與直轄市各出50%與50%經費的窠臼中,而這也是雙方爭議的端點。管碧玲指出世運的舉辦是國力的展現,是台灣站上國際的最佳宣傳機會,因此世運絕非是一市之事,是整個國家的事,所以在對世運的支持上,應該是傾全國之力來支持,畢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管碧玲指出要求中央政府專案補助地方政府,過去即有前例,像高雄市鐵路地下化即由中央補助75%,地方自籌25%辦理,所以絕沒有體委會堅持非50%與50%的比例,這是有前例可循的。因此她特別在今天的教育委員會上提案要求體委會以專案方式補助高雄市政府世運經費,而此次在台北市舉辦的聽障奧運亦比照辦理。對此她希望行政院與體委會能支持該提案,而她也安排高雄市政府與戴遐齡主委在下週一(3/9)進行溝通協調,盼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就學安全網補強 經建會承諾預算自行調整(影音)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3/4)審查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立委管碧玲在立法行政協商中為「就學安全網」極力爭取補救機會,最後經建會與教育部承諾針對全國中小學45萬名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變故、導師認定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全額補助營養午餐與教科書費用,與3萬5千高職建教生學費全面補助,及就學貸款延後3年起繳等所需最高可能達45億元,自特別預算中自行調整。

管碧玲表示,98年1,507億元特別預算中為孩子救失學的「就學安全網」子計畫只編列37.78億,作為全國小學至大學480萬學生的就學安全措施可說是僧多粥少,因此她在審查會場中與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與教育部次長呂木琳進行長達6小時的協商,最後達成下面共識:

對國中小學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變故、導師認定需要幫助的學生全額補助營養午餐與書籍費,管碧玲表示,以現行失業率與無薪假之惡化,此規模最高可能將達6分之1,預估最高需要44億元,較原編列預算增加18億元;3萬5千名建教生學費全免約需16億元,較原編列預算增加2億元;而就學貸款原自畢業後1年開始還款,延後3年為畢業後4年開始還款,所需預算增加約25億。經建會與教育部承諾以上所需最高預估45億元經費,將自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中自行調整,若有不足,應補編99年度特別預算支應。

管碧玲表示,經濟衰退與失業浪潮都會過去,孩子的就學機會只有一次,倘若錯失將影響終身,行政院原提出的就學安全網僅有象徵意義,無法達到救失學的目的,今天行政立法協商為就學安全網所作的補強,才能稍為對480萬學子有所幫助。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有銀子要先救孩子 管碧玲呼籲教育部同意消費券繳交學雜費

官方態度不一 經建會「未排除」 教育部卻說「不宜」 致各校幾全面拒收

全國各大專、技職院校將在下週一全面開學,立委管碧玲關切全國技職院校學生失學狀況,呼籲教育部在最後註冊階段,能開放並鼓勵以消費券繳交學雜費,勿讓最弱勢的家庭為了區區數千元的消費券無法抵繳,痛失學子註冊升學的機會,管碧玲並批判教育部對消費券與經建會不一致的政策態度,其保守心態讓全國家長與學生無所適從。

管碧玲表示,有關消費券是否能使用於繳交公私立各級學校學雜費,依據經建會「振興經濟消費券問答集」的標準答案是「未排除在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外」、「惟學雜費涉及學校歲入預算之執行,且多用於學校人事或校務運作經費,校方無法再轉消費流通,是以學雜費部分不宜使用消費券」。但教育部卻在去年12月26日發文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告訴各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不宜使用消費券繳納」,使得全國各校幾乎全面拒拒收消費券,僅世新、育達、文化三所學校以變通方式接受學生以消費券繳納學雜費。

管碧玲指出,即使若干學校接受消費券使用於「代辦費或使用費」,但因各類費用均列於同一張繳費單,學生或家長在前往金融機構繳款時,金融機構也拒收消費券,家長們只好全數以現金繳納;若一定要使用消費券,就一定要先在金融機構以現金繳交學雜費,再前往學校以消費券繳納剩餘的所謂代收代辦類費用,簡直在折磨人。管碧玲指出,許多家長向她投訴,政府一個單位說「未排除」、一個卻說「不宜」,學校乾脆拒收最省事,質問校方為何拒收,得到的答案是「消費券是要你去消費阿」,這位家長火冒三丈氣憤的說「都沒錢註冊了,還要消費什麼!」。管碧玲認為「有銀子要先救孩子」,呼籲教育部應體恤民情,盡快改變政策。

管碧玲表示,各大專技職院校已經陸續完成註冊,也有部分已經開學,各校大都在本週五截止繳費、下週一開始正式註冊上課,各界都預估私立技職院校將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因經濟狀況面臨繳納學費的困境,而這最後幾天的註冊、甚至截止日前都繳不出學費者,也大都是經濟狀況較弱勢的家庭,若教育部能迅速變通,同意以消費券抵繳學雜費,將真正幫助到這些最弱勢的學生和家庭。管碧玲強調,教育部與其鼓勵私校發動校內技職員工的募款助學,不如盡快變更保守的心態,讓學雜費能以消費券繳交,也能全力防堵就學安全網可能的漏洞,做到「一個學生都不能少!」